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藝術工作者赴英國修學藝術、感受中西藝術融合的步伐也越來越頻繁。但是,在學習之前和學習過程中究竟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該怎樣避免這些困難,或者該如何克服苦難等問題都是眾人迫切需要了解的,接下來就為大家作出相關解答:
嚴峻挑戰(zhàn):中外學習方法的撞擊
近幾年來,隨著留學風潮的風起云涌,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復合型的國際人才也成為不少藝術工作者的目標,進修、充電都被提上他們的日程。到英國為自己鍍金更是大多數(shù)人的選擇。
但是,自從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英國藝術設計碩士課程的學制從兩年改為一年以后,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在不斷提升中國留學生的國際思維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問題。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nèi),不但要克服語言的障礙,更需要適應英國完全不同的教學體制和學習方式對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
尤其是英國藝術設計碩士課程的教授方法完全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課程教授方式,經(jīng)歷了10多年的中國式教授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自己固有的學習方式,但這可能并不能適應英國學校方面強調(diào)學習自理能力的要求,而且僅僅一年的留學時間,使得大多數(shù)學生根本不能在初踏英倫的幾個月內(nèi)就成功地轉換角色、進入狀態(tài),從而錯失學習良機,這就需要讓自己擁有獨立自主的學習狀態(tài)。
事出有因:經(jīng)歷留學過渡期
無論是已經(jīng)有了相關的工作經(jīng)驗的學員,還是剛剛畢業(yè)的專本科學生,都可以赴英國的藝術院校讀藝術設計碩士。他們或者是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了某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或者是遇到了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或者已經(jīng)明確了自己的專業(yè)方向,為了實現(xiàn)夢想,還需要更多中外藝術思維的撞擊,才能激發(fā)更多的潛力和創(chuàng)意。因此對他們而言,讀碩士已經(jīng)不僅僅是為了一張文憑,更重要的是能夠學到實實在在的靈活運用于工作生活中的方式方法,在英國讀碩士的短短一年里也正是要教授這樣的方式方法。
然而,不管是生活上、語言上,還是學習狀態(tài)、學習方法上都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過渡,漸漸適應在英國的學習。有導師分析認為,中國學生到海外留學的過渡期一般是半余年,學生的過渡期大概為三個月左右。從回國的學生感受來看,語言的障礙并不是“難于上青天”,困難的是克服學習方法上面的障礙,這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
解決難題:改變學習方法
其實,藝術教學十分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會以培養(yǎng)學生設計的獨立自主能力為主,比如,完全獨立地完成設計工作,從前期的研究分析,到中期的設計制作,到后期的評估改進。不過,很多中國藝術工作者對于技能的掌握能力遠遠高于對理論和方法的理解能力,對于技能的重視也遠遠高于對前期后期的準備和總結,造成外在形式和內(nèi)在概念的脫節(jié)?! ?/p>
于是,大家就需要有這樣一個橋梁——英國藝術課程預科,幫助想要去英國學習藝術的學生能夠順利過渡到留學生活中去。能夠在留學之前就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開拓他們的專業(yè)能力,為他們在研究、創(chuàng)意以及視覺實踐過程中獨立性的確立熱身,并且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為學習者節(jié)約了大把的時間和金錢,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也會讓赴英國學習的學員不虛此行。
后,想要告訴那些想學藝術的同學:要熱愛藝術,因為不熱愛就不會勤奮,不勤奮就不會有創(chuàng)意?!盎畹嚼蠈W到老”,在變化日新月異的今天,不斷學習是我們跟上時代甚至引領潮流的必然通道。不管是學藝術,還是學管理,學習規(guī)律和方法萬變不離其宗,但是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國際化的思維方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實現(xiàn)夢想。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