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近日公布了自己收到的2021屆學生申請情況:共計39494份申請,比去年多出450份,連續(xù)第3年創(chuàng)下紀錄!除了哈佛,其他常春藤大學的申請人數在這幾年也表現出“井噴式”的爆發(fā);然而從另一方面看:錄取人數卻在逐年下降,SAT高分也被拒錄的案例不少。
縱觀近十年的數據,我們不難發(fā)現申請美國大學的中國學生人數持續(xù)著增長的勢頭,但那些大學對于招收中國學生卻變得愈發(fā)謹慎。申請人數不斷增加,錄取率持續(xù)走低,說明在以后的美國名校競爭中,中國學子將面臨更加殘酷的競爭。本文
美國留學美嘉小編過來為大家分析美國本科錄取到底看中怎么!
原因
1 成績不再是標準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所藤校作出官方說明,解釋中國學生錄取率持續(xù)走低的原因。美國名校逐步減少在中國地區(qū)錄取的原因比較多樣化。
“SAT成績越高,申請學校越容易”,這是絕大部分中國學生和家長容易有的一種心態(tài)。這個說法看上去無可辯駁,但真實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從SAT考試被臨時取消到ACT緊接著淪陷,不知不覺中“高分”對于那些招生官來說已經從“”變成“魔咒”,尤其是在高分泛濫的情況下,分數的含金量已經變得越來越低。
2 中國部分學子不誠信
隨著留美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許多問題浮出水面。美國大學招生官慢慢了解到,很多中國學生標準化考試成績真實性有待考證,材料作假、過度包裝。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申請材料上很的學生,進入美國大學后,和其他國外同學相比,學習吃力,交流困難,非常難以融入校園群體。同時,與申請人數激增同步的是,中國學生也是美國名校開除學生的重災區(qū)。被退學或開除的中國留學生中,有部分是因為作弊或學術不誠實。于是,美國學校對于中國學生的錄取門檻不斷提高,錄取考量也就更加審慎,更加重視難以造假難以有水分的因素。
3 名校越來越注重個性
美國名校要的不是完美的學生,它要的是有個性和特別的學生。比如有些大學非常喜歡有冒險精神或者對某樣興趣或活動有堅持不懈恒心的申請者。
大部分中國大陸的申請者都經歷了中國的公立基礎教育系統(tǒng),即便是有個性和愛好,不是被學校繁重的課業(yè)或同一種模式的課程體系,就是被父母的安排給抹殺了。中國學校的老師好像也不那么喜歡創(chuàng)新或者做些幫學生準備中考或高考之外的任何事,中國的家長也特別不鼓勵孩子探索個性化的事物,這使得中國孩子在孩子的國際競爭中缺乏劣勢,也會讓大學覺得這樣的學生缺乏特色。哈佛大學的一位校長曾說:“如果哈佛培養(yǎng)的學生只掌握知識和技術,那就是我們的失敗。
4 在美讀高中學生增長
美國大學為了提高學生來源的多樣化,學生的種族也一直是錄取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由于之前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大陸學生很少,美國的大學主要是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招收合適的學生,但是隨著過去幾年不斷增長的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數量,對于藤校來說,有了更好的選擇,因為這些中國學生已經經過了美國高中系統(tǒng)的洗禮,在一定程度上更適合美國的大學的學習氛圍,而這些學生雖然在美國就讀高中,從種族來源上來說也屬于中國學生,因此藤校當然會更青睞這些美高學生。
5 缺少華人群體捐款
私人捐贈是藤校學術研究經費的一項重要來源,是美國私立名校賴以生存的資本,同時這些私立名校的功成名就的畢業(yè)生也將捐贈視作回饋母校的一種傳統(tǒng)和驕傲。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如果中國往屆的藤校畢業(yè)生中鮮少有給母校捐款的知名校友,學校會認為這個族群是可以給學校帶來回報的價值是很弱的,那么相應地減少這個族群的錄取率也是必然的。
建議
體現個性和特長 提前適應藤校氛圍
何楚剛建議,學生需要真正認識自己,可將目標更多定在美國Top30學校,同時在申請材料中重視高中成績和班級排名、學術GPA和標化成績、Essay和推薦信、課外活動、志愿者活動和工作經驗等元素。注意體現申請者的特長和個性,萬不可千篇一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名校十分在意自己是否申請者的“真愛”,被錄取的幾率也將會提高。
還有一點容易被家長和學生忽視:不適應美國藤校生活和學習氛圍,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繼而被開除,也是部分名校學生難以言狀的痛。歸根到底,沒有經過美國初高中系統(tǒng)的洗禮的中國大陸地區(qū)學生,從學習技能到生理心理方面都跟不上其他本土學生的節(jié)奏。有意申請美國的大學的學生,可先在接受Pre-school學術預備課程的全真課堂實戰(zhàn),參與從語言到海外生活、學習方法等一系列培訓,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
想了解更多
美國留學資訊,歡迎咨詢教育部認證美國留學中介——美嘉留學,還有BTV科教留學生欄目留學規(guī)劃師給您進行精準定位。電話:400-990-6855
聲明:部分文章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投稿,網絡投稿文章美嘉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如果侵犯您得版權,請通知平臺及時刪除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