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牛津大學的招生條件非常苛刻,高達五分之四的申請者可能被拒。下面,牛津大學負責人要來談談招生情況。
牛津大學本科招生負責人尼克森(Mike Nicholson)在作為牛津大學的“把門人”八年后離職。
在接受BBC的專訪中,尼克森談了他如何在鼓勵的學生申請牛津大學與社會成見之間取得平衡?
尼克森本人考大學時沒有申請牛津,而他以前供職的大學大多數都在英國精英大學“羅素集團”之外。
牛津大學聘任他是希望他作為一個外人,“認真審視牛津的錄取制度”。
擇優(yōu)錄取尼克森回憶說,他接手負責牛津大學招生之時,大的爭論是“公校/私?!敝疇帯?/p>
當時,一個公立學校的女生雖然在中學會考中取得10個A*,仍被牛津拒絕,卻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
尼克森的挑戰(zhàn)是從“新聞標題”的背后探索大學錄取的公平機會究竟意味著什么。
尼克森說,實際情況是“很復雜”的。
比如,在去年牛津大學錄取的58%的“公立學校”的學生中,既有來自貧困家庭的,也有來自富裕家庭的,學校則包括從成績差到好的,類型則包括普通(comprehensives)、重點(grammars)、學院(academies)中學等。
貧困家庭的申請者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私校,因為他們獲得了獎學金。
尼克森說,應該把他們算作貧困階層,因為他們來自貧困家庭,還是把他們算作自富裕階層,因為他們接受的是私校教育?
尼克森說,現(xiàn)在回過頭看,可能過分注重提高貧困生的錄取比例,應該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提高少數族裔學生的比例上。
公校or私校于此同時,新數據顯示,英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學生考入大學的比例差距懸殊。
對英國公立和私立中學學生考入一流大學的人數次正式的詳細分析證實,二者之間有巨大差別。
2011年,私立中學中,每20人中有一人考入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
同年,公立中學學生每100個人中才有一人升入牛劍。
英國教育部說,發(fā)布這個詳細的數據,是便于家長對孩子學校的表現(xiàn)有更好的了解。
關于牛津大學的招生情況,供英國留學的同學們參考。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