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孩童的“父愛缺乏癥”引起了社會和民眾的普遍關注。曾有加拿大教師建議華裔媽媽給低齡孩子“借爸”。
新移民家庭背井離鄉(xiāng)來到加拿大,多數(shù)是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未來。但在孩子心中,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愛。他們對父愛的直接感受就是陪伴,任何理由的不陪伴對孩子都是一種拒絕。經(jīng)常與父親接觸玩耍的孩子更勇敢、更自信、意志更堅強,有更高的生命激情。這些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將是奠基他幸福人生的堅實基礎。他們的學習不需要虎媽督促,因為他們內(nèi)心里充滿了力量和熱情,他們敢于挑戰(zhàn)困難,不斷超越自己。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在父親缺失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男人通常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缺乏陽剛之氣,游離于男性集體之外,難以獲得男性的性別歸屬感,不知道自己作為男人應該怎樣做,有什么樣的使命、形象與擔當;性格懦弱、退縮,行為舉止“偽娘”。一種則是表面上好強、勇敢,實則外強中干,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恐懼、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嚴重,這兩個極端其實都體現(xiàn)了一種安全感的缺失。父親塑造孩子對生命的看法,關系到人格的形成,并且影響將來的社會交往能力。缺乏父愛的孩子長大后,在處理與權威人士,上級領導,尤其是男上司的關系方面會有困難,易產(chǎn)生敵意和憤怒。因為父親一般在家庭中意味著權威性,在與孩子的接觸中,父親會于無形和有形中向孩子傳授或灌輸社會秩序、處世規(guī)范、行為準則,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實施人生觀教育。
當事業(yè)只能在繁榮,父子必須分離時,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培養(yǎng)自己家里那個小小男子漢?經(jīng)?;貋?,或者即時視頻?我的女友把兒子送去了冰球隊,那里的教練們都是些球隊孩子們的爸爸,他們都是熱心的義工,喜歡運動和孩子,經(jīng)過了培訓和安全身份檢查。足球隊,童子軍,跆拳道等等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式,讓男孩們多多和正面男性形象打交道吧。
在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親,還會從堂表兄、叔叔伯伯、鄰里鄰居等親戚朋友身上獲得來自男性的影響,但來到國外的新移民家庭經(jīng)常是在單打獨拼著,特別是那些辛苦孤獨的陪讀媽媽們,身邊缺少可以給兒子帶來正面影響的父親角色。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一去不復返,缺少父愛的遺憾會造成不可彌補的烙印和缺陷。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cè)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