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存在荷蘭大型博物館里面,還是可以發(fā)現這些酒器的身影。古來多少的騷人墨客飲酒作詩,豪情萬丈,這是一種意境。就算雖不好酒之濃烈,卻喜其文化。下面就由美嘉導師為大家解密有關荷蘭留學生活案例分析:
喜力啤酒之于上海
初到博物館并沒有給我什么特別的感覺,不像中國的博物館那樣標志明顯,大氣磅礴,建筑物也不像中國的博物館那樣雄偉壯麗,只是那種在荷蘭隨處可見的建筑風格。走進博物館大廳就見到了一座國王高舉著喜力啤酒的塑像,后面是一個玻璃的展示柜,里面陳列著不同大小,不同包裝的喜力啤酒,這就是荷蘭的啤酒王國。我們每個人花了10歐元(約為100元人民幣),拿到了一張門票和三張不同顏色的免費卡片,導游交待說,這可以在不同參觀部分免費獲得啤酒,當時大家聽了都很開心,沒有想到參觀博物館還可以品嘗地道的啤酒。當時我也暗下決心,既來之則嘗之。
進入到博物館的個展示大廳,是喜力啤酒的發(fā)展史。導游指著正對面的一個白色拱門向我們介紹,這是喜力啤酒初次建廠時的廠門,上面兩個上角寫著Amsterdam(阿姆斯特丹),正中央寫著BRASSERIE HEINEKEN(荷蘭語),這是喜力啤酒初的名字,正下方寫著GRAND PRIX PARIS 1889,經介紹知道喜力啤酒史創(chuàng)于1889巴黎,后來才轉廠到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由于一直以來都是荷蘭人投資生產的,所以喜力啤酒至今還是荷蘭的啤酒牌子。
隨著人流我們進入了第二個大廳,隨之應入眼簾的是喜力啤酒公司曾在范圍內做過的廣告,通過各種語言,不同膚色的產品代言人作的廣告,像告示牌一樣向世人展示著喜力啤酒的誘人之處。早在20世紀初期,喜力啤酒就進入到了中國的上海,當時上海是中國熱鬧,繁華的地方,是一個燈紅酒綠的不夜城,在范圍內也算是有名的大都市。在眾多廣告牌中,我們一眼就看到了一張由當時舊上海某歌星代言的喜力啤酒的廣告,雖然效果不如現今廣告公司做得那樣完美,不過可以看出喜力啤酒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離不開廣告的大力宣傳的。導游還特意介紹了一下中國的夜上海,聽得其他的游人面露驚訝之色,有人還時不時地用目光掃向我們這幾個中國人,有人干脆就豎起了大拇指。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既暗自好笑,又倍感自豪,笑他們的孤陋寡聞,同時為我們的,為我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心里想:光這些就能讓你們豎起拇指,等有一天你們有幸能到中國一游,一定會跌破眼鏡的。
當了一回喜力啤酒
第三個展覽廳被分成了不同的幾個小屋,難忘的就是這幾個小屋了。在個小屋里我們看到喜力啤酒創(chuàng)史人的銅像,做得真可謂是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從第二個小屋通過時我好像置身于啤酒的海洋,其實我是從一個透明的玻璃柜中通過,旁邊好似下著啤酒雨,可以聞到啤酒的香味,并感覺到絲絲涼意。有趣的就數第三個小屋了,我們從第二個小屋出來時被里面的工作人員請進了一個類似影院的小屋,不同于普通影院坐著看電影的是,我們都是站著的,并且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一定要抓緊前面的把手。一會兒的工夫,我們好似變成了啤酒花種植地里的一個個啤酒花,而后被人們把我們收割下來送往啤酒廠,我們經過了多道程序的加工后變成了啤酒,并被裝進了印有HEINEKEN標志的不同形狀的酒瓶里,然后被裝進包裝箱,這個時候我們什么也看不到聽不到,突然屏幕一亮,我們才反映過來,原來我們這批“HEINEKEN啤酒”已經被晃晃蕩蕩地送到了不同的酒吧,準備讓不同膚色的人品嘗了。短片大概不過15分鐘的時間,不過經過這15分鐘,我們對喜力啤酒的生產過程通過這有趣的“旅行”,做到了大致地了解并且記憶非常深刻。
當完“啤酒”后我們進入了一個視野開闊的大廳,這里陳列著兩個特別大的銅制容器是用來盛釀啤酒的,再下一個臺階我們看了仿制的送酒馬車,我們也在此拍照做了留念,當輪到給我拍照的時候,我就坐在趕車的位置上,前面有兩匹高頭大馬,身后是裝著滿滿啤酒的木桶,穿梭在阿姆斯丹的大街小巷里送著新釀好的啤酒。這些好像讓我置身于童話中,天上飄著鵝毛大雪,我趕著的馬車后面載著一個碩大的酒桶,穿梭在18世紀歐洲的山間小路上。后我們得到了杯免費啤酒,很多不同國籍的人們一邊品嘗著啤酒一邊聊著天,毫無拘束。
演奏“東方搖滾”
“喝飽”后我們又踏上了旅途。美嘉導師表示,再次進入的是用喜力啤酒瓶蓋制作的不同的娛樂設施,有架子鼓、卡拉OK機、大頭貼機等等,舉不勝舉。不過使我感興趣的倒是用喜力啤酒的瓶蓋制成的架子鼓。
美嘉導師在這里要說明:其實對于這些很有創(chuàng)意,如果是你也會到了架子鼓前,先不管它五音六律就狠狠地敲了它一通,敲完之后心情好爽,頓覺豪氣凌云,惹得隨行的朋友們都笑彎了腰,就連一些外國的朋友們都為此瞠目結舌,也許他們會誤認為這就是傳說中“東方搖滾”吧!
美嘉教育官方微信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美嘉教育官方微博
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